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93篇
  26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51.
基于轮缸PV特性的电磁阀线性增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磁阀线性增压控制精度与电磁阀控制特性和轮缸PV特性有关,影响到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中液压控制的响应精确性。本文提出了基于轮缸PV特性的电磁阀线性增压控制方法。分析了电磁阀的工作机理,并给出了电磁阀控制精度需求。通过对电磁阀控制机理分析,指出电磁阀线性控制具有一定的线性控制范围,且可通过增加线圈电流实现;通过对轮缸PV特性分析,指出轮缸具有低压非线性区和高压近线性区。试验分析不同电流变化率下的轮缸压力变化率特点,分别得到轮缸低压非线性区和高压近线性区内的线性增压控制算法。运用d SPACE平台搭建硬件在环试验台架,进行了不同增压速率下轮缸实际压力跟随目标压力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线性增压控制算法可以满足电磁阀控制精度需求,丰富了线性增压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352.
基于电动伺服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电动伺服系统对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电动伺服制动系统的部件组成和工作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取车速和制动强度双参数对制动模式进行划分,并兼顾整车经济性和车辆安全性对电液制动力进行协调分配,使用制动强度、初始车速、电池SOC对电动机制动扭矩进行修正;分析了轮缸压力控制理论,并给出压力控制需求,基于电动伺服系统提出前馈加三闭环反馈的轮缸压力控制算法,实现轮缸压力的精确控制,通过仿真跟随正弦曲线目标压力对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压力控制算法可以满足控制需求;最后在纯电动整车平台上对提出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和压力控制算法进行验证,并以制动能量回收率为节能评价指标,对制动能量回收策略进行经济性评价,试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和压力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制动能量回收策略能显著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率,改善整车经济性。  相似文献   
353.
选用XC2365A-104F微控制单元,以无刷直流电机为驱动,设计了机电伺服制动助力系统控制器。完成了底层程序调试,多种工况的响应状况测试,与ESC/ESP实现通讯组成助力增压。结果表明,控制器对系统的响应速度较快、超调量较小、跟随性不错,验证了控制器及底层程序设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4.
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研究中,实现液压制动力的良好控制对能量回收与制动效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探究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的结构特性和工作原理,提出相应的机电复合制动协调控制策略,并通过实验测取了液压力变化特性曲线。结果表明,通过搭建的液压制动力控制装置实现了不同制动需求下的液压力的控制,为机电制动力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5.
针对现行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电磁机械耦合再生制动系统,以克服摩擦制动和再生制动相互独立控制的缺点。在此基础上,以内嵌侧向力约束的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为参考模型,基于直接制动输入分配和模糊补偿控制提出了一种集成再生制动的电动汽车稳定性控制策略。以美国FMVSS126法规为试验工况和评价指标,以及低附路面阶跃转向工况为例,应用Matlab/SimulinkCar Sim车辆动力学仿真试验平台,对有、无模糊补偿控制的侧向稳定性、操纵响应性和能量回收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模糊补偿控制的车辆顺利通过法规测试,所提出的模糊补偿稳定性控制策略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横摆稳定性,减小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跟踪误差,即增加了行车安全性,又具有一定的制动能回收率。  相似文献   
356.
以某轻型货车为研究对象,根据疲劳损伤寿命相等原则,通过试验样车采集试验场与用户道路的路谱数据,利用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求取各种路面下的疲劳寿命,构建试验场—用户损伤关联模型,最后求出试验场综合加速系数为58.37。并对试验场制动考核不足这一特点提出了补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